中新社郑州10月1日电 题:八位台胞河南寻根:抒怀“念豫情”,共续“两岸缘”
“我名字里有一个‘豫’字,我哥哥名字里有一个‘陆’字,这是父亲想让我们记住‘根’在大陆,‘根’在河南。”台湾鄢陵同乡会会长、68岁的黄念豫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。
9月27日,河南省许昌市规划展览馆,台湾鄢陵同乡会参访团成员观看城市建筑沙盘模型。 中新社发 王宇 摄
近日,包括黄念豫在内的8位台湾鄢陵同乡会成员组成参访团,回到祖籍地河南省鄢陵县寻根问祖,并到访许昌、洛阳、郑州等地。行程中,他们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和父辈们的两岸情缘。
“我父亲18岁就到了台湾,每逢佳节倍思亲,他特别注重节日的仪式感,常向我们讲起早年河南老家的过节场景,整个家族非常热闹。”黄念豫介绍说,40年前,父亲和同乡们共同创办了台湾鄢陵同乡会,并每年整理印刷一期《鄢陵杂志》,作为联系故乡的纽带。
“当年创办台湾鄢陵同乡会的时候,我还很年轻,并没有参加,但我爸爸告诫我一定要加入,这可能就是父亲的‘乡愁’,提醒我别忘了老家在河南。”黄念豫说。
十几年前,黄念豫接手台湾鄢陵同乡会会长职务,担负起相关联络工作,也更多体会到父辈们那份血脉相连、灵魂相依的故乡情。
黄念豫的父亲是上世纪40年代自大陆赴台的,他们这代人或年事已高,或已过世。“我现在有一个愿望,想把更多父辈一代已逝者的骨灰带回大陆,让他们‘回家’。”黄念豫说,“回家”就是想让他们魂归故里。
截至目前,黄念豫已将多位逝者的骨灰带回大陆。“带骨灰回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因为部分逝者的老家地址不准确,幸亏有政府的鼎力协助,最后总算都‘回家’了。”
台湾鄢陵同乡会现有成员百余人,多数为20世纪40年代自大陆赴台者的第二代,而第一代目前仅剩四人。
黄念豫告诉记者,自己还有两个愿望,一是加强与第二代的联络,让大家都记住自己的“根”在哪里;二是希望有更多第三代加入同乡会,促成他们多回河南寻根问祖,多认识一些老家朋友。
作为本次参访团成员之一,93岁的杜国占也是仅剩的四人之一。由于身体原因,杜国占本次返乡由儿子杜玉龙全程陪同照顾。
“爸爸刚下飞机,就不停念叨‘到家啦,到家啦’。”杜玉龙告诉记者,父亲这两年身体一直不好,但很想回鄢陵老家再看一次,此行也是为了圆老人一个梦想。
69岁的参访团成员赵祥瑞曾多次回到鄢陵寻根。谈起回乡经历,他说,每当看到自家祖坟时,就会热泪盈眶,“原来,我的根就是在这里啊!”
赵祥瑞称,当前岛内情势下,不少台湾年轻人对大陆的认知淡化,因此更需要两岸加强感情联络,扩大两岸民间交流,促进两岸融合发展。
9月27日,河南省许昌市博物馆,台湾鄢陵同乡会参访团成员参观馆藏文物。 中新社发 王宇 摄
参访团中,王麦兰、王惠仙、王学尧是姐弟三人,也曾多次返乡。“父母健在的时候就一直说河南话,在家里还经常听豫剧。我们每次回来都感觉故乡在发生变化,城市发展越来越快,环境也越来越好,一切都觉得可得劲。”王学尧操着一口标准的河南话说道。
今次寻根,黄念豫的夫人丁璐华一路同行。现年63岁的她祖籍山东,河南民众的热情招待以及当地的特色美食,令其印象深刻。
丁璐华说,希望两岸同胞常联系,多走动,“两岸同胞同根同源、同文同宗,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,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,是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”。(完)
央视网消息:2023年10月1日,是新中国成立74周年国庆日。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,每一处光景都是锦绣中国。一切向前走,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。
井冈山云海壮美 富裕路越走越宽
江西井冈山是革命火种燎原之地。日出时分、山入云海,日光穿透层层薄雾,风景渐渐清晰。井冈山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。依托厚重的红色文化、山川秀美的生态优势,大力发展旅游业、特色产业,革命老区在乡村振兴、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。
古田会议放光芒 红色资源助振兴
在福建龙岩上杭县古田镇的古田会议会址,日出时分,远处群山环绕、近处林木层叠,晨光与“古田会议永放光芒”8个大字交相辉映。古田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、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。如今,古田积极探索“红色旅游+”发展路径,不断为当地文旅市场和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力。
生死攸关迎转折 红色精神代代传
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。如今,红色基因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,红色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。作为知名红色旅游景点,每逢国庆,贵州遵义市的遵义会议会址都是众多游客的“打卡”地。
巍巍宝塔山屹立 红色热土披绿装
巍巍宝塔山、滚滚延河水。金秋十月,青翠覆盖深邃的黄土,留下难以磨灭的红色印记。宝塔山见证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,也正在见证延安这块红色土地上波澜壮阔的“绿色蝶变”。从秃岭荒山到满眼绿色,延安的沧桑巨变展现了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文明的巨大成就。
传承西柏坡精神 “赶考”路上永奋进
革命圣地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,新中国从这里走来。太行东麓、滹沱河畔,群山环抱下的西柏坡绿意盎然。广场上,依山设计的三组浮雕再现了辽沈、淮海、平津三大战役场面。传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,这里的人们正在奋力描绘一幅绿水青山富民图,书写“赶考”路上的新篇章。
秋日长城显巍峨 中华文脉焕光彩
拨开清晨的薄雾,一轮红日从天际升起,阳光洒落在八达岭长城之上。从空中俯瞰,崇山峻岭之巅,长城依山形、随地势,在山峦间蜿蜒前行,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。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,守护中华文脉生生不息,团结才有力量,古老长城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。